
学期伊始,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、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、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主办的“第18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”(普及组)决赛在成都隆重举办。竞赛旨在通过富有挑战性的比赛项目,将学生在课程中的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融入竞赛中,激发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兴趣,培养其创新意识、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,提高科学素质。

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上东学校的四支代表队在信息技术组陶春梅、周劲松两位指导老师带领下,比脑力、秀创意、拼绝技,在两天激烈的 “机器人大战” 中场场表现出色,成绩优异,四支队伍全部获奖!将三个团体一等奖、一个团体二等奖收入囊中!






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创办于2003年,是四川省科协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开展的一项将知识积累、技能培养、探究性学习融为一体的普及性科技教育活动,为广大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在电子信息、自动控制以及机器人高新科技领域进行学习、探索、研究、实践搭建成果展示和竞技交流的平台。

学校孩子们参加“极速抗疫”项目,需化身为抗疫小能手,帮助抗疫英雄们运送医疗物资,为打赢抗疫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孩子们每场竞技都冷静作战,稳扎稳打,用亲手制作的机器人快速躲避障碍,运送最多物资,连战连胜,终获殊荣。

赛前充分准备
梅花香自苦寒来,上东小将们在陶春梅和周劲松老师的带领下,每天都充分利用大课间和晚上时间刻苦练习,反复钻研战术,熟练操作技术,为赢得最高荣誉不懈奋战。

↑备赛指导教师不辞辛苦、悉心指导


每天训练结束后,孩子们都在老师的带领下总结当天的训练情况,共享优秀战术,解决薄弱环节问题。在循序渐进的练习过程中,孩子们不断沟通和反复调试,培养起了团队默契,练就了过人的“机器抗疫”技术,为最终优异成绩的取得,打下坚实基础。

两位带队老师在赛前仔细检查孩子们的比赛设备是否完好无损,电池是否充足,备用工具是否准备齐全,确保每个孩子的参赛用品和人一一对应,准备井井有条。

比赛前一天,两位老师带领孩子们提前到赛场调试,适应比赛环境。

↑ 孩子们在候场间隙惜时阅读学习↑ 孩子们在候场间隙惜时阅读学习
比赛当天,孩子们在车上仍抓紧时间温习战术,相互鼓励和加油,共同为比赛凝心聚力。

赛后总结
比赛结束回校后,陶春梅老师引导孩子们进行赛后总结。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,孩子们畅所欲言,总结了参加学校选拔赛——赛前集训——正式比赛等各阶段的心路历程,分享了各自的收获和成长,为下次竞赛积累宝贵经验。

科技兴则民族兴,
科技强则国家强,
加油!
上东的科技阳光少年,
继续发扬上东精神、科创特长
再创辉煌!


编辑:上东学校